
两个月前在卓越买到了他的《设计中的设计》,到前两天才算看完,它的内容涵盖了平面设计、工业设计、日本文化的深层含义。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一本书刚刚拿在手里,我会首先关注它的装帧设计,封面的形式与字体,内文,以及选用何种纸张,如果喜欢,我会关注是哪个人或者团体设计的。个人一直不太喜欢铜板纸当封面或者护封的书,刚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怀疑书装设计者会不会是故意的曲高和寡而做出如此简洁的封面设计,后来读完才明白,这正是为了更好地和书的内容结合--它倡导合理、简洁、人性的设计观念。

原研哉(Kenya Hara),MUJI公司的艺术总监,原研哉说设计,从工艺史说到现代主义,话锋一转,开始说re-design,把话题聚焦到设计者该如何去重新反省,去考虑设计本身,而不是非设计的其他因素。讨论的实质在于,该如何去把握设计者和设计品的微妙联系。
这本书的自序中他提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
打个比方,这里有个杯子,你也很清楚这就是个杯子。如果有一天有个人对你说:“请设计一下这个杯子吧!”你该怎么办?即使你意识到这个杯子即将成为你的设计对象,但在当你也会因为一时不知道该怎样去设计它,而感到自己其实是越来越不了解这个杯子。
如果我们从杯子再扩展到盘子,把十几种同样是玻璃器皿却具有微妙差异之处的容器一起摆到你的面前,非让你清楚地界定哪些是杯子,哪些是盘子时,你又该如何去确定那个分界线呢?面对这些深浅不同的容器,你大概会感到束手无策了吧!
书中用举例子等方法告诉你什么是设计,Re-design等概念,以及对消费欲望的引导等。
原研哉代表作品“ 梅田医院标识系统”几乎成为VI设计的一个经典之作。梅田医院是家妇科和小儿科医院。这家医院VI设计的最大不同便是它的标识本身都是用布做成的,意在表达出柔和的空间感受,这不仅能给孕妇和小儿以良好的印象而且能消除受众的紧张感,“医院也变得有亲和力”成为可能。
所有的标识都用白色的纯棉布来进行设计,布料的质地采用非常柔软的。更值得一提的是,用白色的纯棉布做成的标识本身就很容易弄脏,而且容易随风摆动,小孩子一定会因为好奇而用手去触摸它们,因此所有的标识,都被设计成可以随时从台座上脱下来,就像袜子一样。这样一旦弄脏就可以立即脱下来清洗。这样一来便传达了一种信息:我们经常清洗容易脏的东西。设计师正是通过这一行为向住院者表明了自己确保医院清洁的意志。
而且大家或许都有这样的体验,在第一流的饭店,桌布一定是用一尘不染的白色棉布,或许原研哉的灵感正来自于此?这已不再重要,最重要的是梅田医院标识系统设计第一次反映了触觉在视觉传达中的可能性。
原研哉说:我是一个设计师,可是设计师不代表是一个很会设计的人,而是一个抱持设计概念来过生活的人、活下去的人。就似是一个园子里收拾整理的园丁一样,我每天都在设计园子里做设计的果实,所以不论是设计一件好的产品、或是整理设计的概念、思考设计的本质、抑或以写作去传播设计理论,都是一个设计师必须要做的工作。